1.清淤改造
清除池塘過多淤泥,保持淤泥厚10~15厘米。
2.藥物改良水質
主要指兩種:一是生石灰,在夏季的池塘養(yǎng)魚中,應不定期地用新鮮呈塊狀的施放生石灰調節(jié)水質,其用量為水深1米時15~20千克/畝,化漿后全池潑灑,一般20~30天/次。二是使用光合細菌制品,使用濃度首次為5毫升/立方米,以后為3毫升/立方米,每20天使用一次,全池潑灑。
3.開增氧機
在晴天下午2∶00~3∶00時開機調節(jié)水質,以促進水體對流,連續(xù)高溫陰雨天半夜開機;傍晚不開機,天氣悶熱時開機時間可適當延長,天氣涼爽時減少開機時間,半夜浮頭則增加開機時間。
4.加注新水
一般每10~15天加水或換水一次,每次加注新水的量占池水總量的1/3,如池水嚴重惡化,應排出1/3再加注新水,加水時間應選擇晴天,在下午2∶00~3∶00時前進行,傍晚時禁止加水,以免造成上下水層提前對流,引起魚類缺氧浮頭。此外,平時應經常測量池水透明度,如發(fā)現(xiàn)透明度低于20厘米,應立即加注新水,以保持水質清新。在春末夏初季節(jié),池水水面易出現(xiàn)一縷黃、一縷綠的云彩層,俗稱掃帚水,這種水質易引起魚類浮頭或發(fā)病。為此要及時加水換水,在加水前先放出原池1/3~2/3的老水,然后再注入新水以改善水質。
5.攪拌塘底
這對于受條件限制不能適時加水,池底沉積有機質較多和沒有清塘的魚池尤為重要。操作方法:①人下池用長柄耙子或直接用腳攪動。②在岸上像拉網一樣拖繩索翻動。③混養(yǎng)底層魚。1~2周攪動一次,要在天氣晴朗和有風時進行,以免造成泛池。
6.種植植物
可在水體中移植一些水生高等植物蕪萍、紫背浮萍等。用竹竿或木桿攔截一塊水面,面積約占總水面的1/3,再將野生蕪萍等水生植物移植其中,放種量如蕪萍、紫背浮萍為每畝15~20千克、鳳眼蓮每畝100~200千克
作者:唐店鎮(zhèn)農技中心 張長競
當前位置:農富康直銷官方網站 > 水產養(yǎng)殖 > 凈化水質 >
夏季高產養(yǎng)魚池水質調控技術介紹
發(fā)布: 2012-07-03 | 來源:★農富康直銷官方網站--EM菌種|發(fā)酵床菌種|水產EM菌液|EM原露|秸稈飼料發(fā)酵青貯劑 | 編輯:admin | 查看: 次
相關文章 |
精彩推薦 |
更多關于“凈化水質”的熱門文章
- 魚塘水質混濁的的原因及處理方(12-07-03)
- 養(yǎng)魚池水氨氮亞硝酸鹽超標的解(12-07-12)
- 魚塘藍藻增多,PH值很高怎么辦(12-07-01)
- 魚塘水池里的亞硝酸鹽的成因和(12-07-07)
- 酸堿度(pH值)過高或過低都會(12-07-01)
文章推薦
發(fā)酵床專區(qū)
熱門排行榜
本周TOP10









